官網文稿
新竹市護城河旁靜謐的街道上,有一間素食店裏正凝聚著新竹慈濟人的愛與善。
新竹慈濟志工吳東明與太太朱玉如,一直以來以推廣蔬食為己任,所經營的蔬食餐廳受許多民眾喜愛。此次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肆虐,餐廳生意雖受影響,兩人卻仍積極思考如何推動素食讓人人能接受、甚至喜歡,進而成為生活習慣。
證嚴上人叮嚀:「防疫消災,最根本的良方就是齋戒茹素。」防疫期間,人人生活緊繃,居家檢疫者的飲食上總是克難,新竹市社會局委託吳東明的餐廳每日製作五份蔬食餐盒給他們食用。朱玉如認為:「在家隔離心情已經低落,至少飲食要讓人感覺溫暖幸福。」因此用盡巧思,讓便當菜不僅有家的味道,也傳遞溫暖與愛,市府同仁見到餐點如此用心精緻,提出:「希望我們也有機會吃到!」朱玉如十分樂意與大家結善緣,週一是餐廳的店休日,無償提供餐盒讓大家當午餐。
4月13日星期一,慈濟志工古瑞惠與邱志賢,號召了二十三位志工來到吳東明的店裡,製作了八十二個蔬食便當,提供新竹市文化局和秘書處午餐。文化局黃竫蕙局長親自代表接收便當,並提議:「用隨喜的方式,讓食用便當的同仁,也能讓這股愛心清流有愛的循環。」文化局同仁們也響應茹素回饋竹筒隨喜,讓愛循環,為防疫虔誠祈福。
志工邱志賢規劃即日起至6月30日,每週一借用吳東明的餐廳廚房,大家一起來製作蔬食便當,提供不同政府機關、公司行號食用。讓機構團體人員認識蔬食,進而看到蔬食之美,而愛蔬食並帶動家人一起素食,希望因防疫而疏離的人們,可以在食用便當時感受到愛與溫暖,更能將愛循環延續。
志工黃文雅設計便當封條,上面有QRCode,讓收到蔬食便當的人以手機掃瞄,了解一餐素食能幫地球減碳七百八十公克;如果十五餐素食即可減碳十二公斤,力行減碳愛地球,願意響應素食。黃文雅也推動「植感生活體驗券」,體驗券內附蔬食地圖,方便想享用素食的人,可以在新竹市與竹北市即時找到蔬食餐廳與商店。因為現在經濟不景氣,慈濟人要幫助這些商店維持生存下去,便利素食人們有地方可去。由慈濟志工自由認購的「植感生活體驗券」每份二百元,內有四張五十元餐券,分送出去給尚未素食的親好友,持餐券到這些蔬食餐廳用餐,一起響應齋戒茹素,也照顧到蔬食店家。
大家同心,一餐蔬食、餐餐蔬食,用愛與善弭平災疫。
圖左 :新竹東區慈濟志工協調承擔輪值日期,每週一借用吳東明的餐廳廚房,大家一起來製作蔬食便當,提供政府機關、公司行號食用。[攝影者:滕宗華]
圖右 :慈濟志工黃文雅(後排左二)說明此次推廣蔬食的方式,是結合多元的蔬食商家,讓更多的人來蔬食。[攝影者:滕宗華]
圖左 :蔬食結緣新竹市文化局市政府秘書處,由文化局長黃竫蕙(左二)代表接受。左一朱玉如,右一吳東明、右二古瑞惠。[攝影者:滕宗華]
圖右 :吳東明開車載蔬食便當,至市政府管制分流路口。[攝影者:滕宗華]
圖左 :美味的蔬食餐,簡單、健康。[攝影者:滕宗華]
圖右 :慈濟志工吳東明(左)指導大家蔬食便當的擺設細節和重點。[攝影者:滕宗華]
圖左 :志工在餐盒繫上有QRCode封條,讓收到蔬食便當的人以手機掃瞄,了解一餐素食能減碳780g,力行減碳愛地球,更多人願意響應素食消弭災疫。[攝影者:滕宗華]
圖右 :新竹市蔬食地圖,計畫結合所有蔬食店家。[攝影者:滕宗華]
大愛共伴渡災疫 推廣蔬食安人心
網站 | 慈濟全球社區網 |
出處 | 新竹 |
作者 | 翁月琴 |
發表日期 | 2020/04/21 |
更新日期 | 2020/04/21 |
標籤 | |
線上閱覽 | 點選連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