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版 551p147 隨師行腳‧攝影筆記--永恆光明如月亮 ◎撰文‧袁瑤瑤 攝影‧阮義忠 【變與不變】 因緣殊勝,強颱杰拉華眼看朝著臺灣直撲而來,卻及時轉了彎,讓二0一二年「國際慈濟人醫會」年會順利於九月二十八日開幕。五百多位來自十九個國家地區、六十七個醫療院所的學員,齊聚花蓮靜思堂四天,除了互動、分享、聆聽精彩講座,也透過大體模擬手術觀摩學習。 針對今年的主題「傳統現代‧變與不變」,上人開示,現代醫療科技發達,我們要隨時代提升醫療品質,不斷進行臨床研究、教育,減輕病患身體的痛苦、心理的壓力;但,不變的是,醫療團隊要立志守住原來那一分救人的心願。 「變與不變」的啟示在周遭隨時可見。九月三十日,營隊學員在常住師父的引領下巡禮靜思精舍。原本四十坪不到、用了四十幾年的觀音殿於二00九年拆除,變成如今三層樓規模的莊嚴主堂。聞法共修 的空間變得更大、更堅固了,但慈濟人的勤儉家風不變;在興建過程中,精舍師父與來自海內外的師兄、師姊本著「自己的家自己蓋」的理念,把每塊木頭都當作菩薩,用恭敬、虔誠的心去處理。主堂四處可見的竹節,代表了高風亮節與虛心。 七十八歲的陳訓源師兄,年歲或許變多了,赤子之情卻依舊。擔任第一隊隊輔的他精神奕奕,進進出出都舉著「1」的牌子:「我等這天已經等了七十八年了!」問他為什麼?他笑得好不開心:「我從小沒拿過第一。」雖是此次營隊年紀最大的隊輔,卻認為年齡不重要:「把握當下,做就對了。慈濟的跑道是圓的,沒前沒後,能插進去跑就行了。」 【國際慈濟人醫會第一人】 「他們在我的腦海中,每年中秋都少不了這兩位……」年會期間,上人開示時說著說著,就會提到近日離世的呂秀泉、蔡宗賢兩位醫師。 想到呂副院長,就會想到他那閃亮的銀髮、魁梧的身材和那句「天不怕、地不怕,就只聽上人的話」的名言。記得有次上人勸他減肥,他卻頑皮地回答:「老婆好不容易才把我養得這麼胖……」 每次年會,上人都要告訴大家,國際慈濟人醫會的開頭是一九九五年,菲律賓馬尼拉崇仁醫院副院長呂秀泉在林小正師姊的邀請下,組織醫療隊伍前往偏遠山區義診;並於隔年一九九六年回到靜思精舍。「那時剛好是八月中秋,所以他和我約好,年年中秋見。從那年開始,他們每年一定會回來跟我過中秋節。」 十六年後的今天,僅菲律賓境內就已舉辦了三百次義診,服務人數達三十多萬。上人讚歎,呂副院長身為虔誠天主教徒,卻與慈濟情緣深厚;他在八月十七日往生,這天也是花蓮慈濟醫院啟業二十六周年。 九月三十日上午,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陪伴呂副院長夫人回到精舍,眾人跟上人報告,呂副院長從第一次義診到第一百次,從來不曾缺席,即使後來身體不適,仍坐著輪椅來義診現場關懷大家。他平時最喜歡的慈濟歌就是「愛與關懷」,每當師兄師姊們去醫院看他,他都會跟著大家一起唱。 「誠心祈求天下無災,人皆平安遠離苦難,願持善念膚大地,世界充滿著愛和關懷……」菲律賓人醫會志工在中秋晚會上領著大家唱著,思念著這位大醫王。呂副院長,您是否也在天堂跟著我們唱? 【來去自如陽光下】 九月十九日凌晨,臺灣北區人醫會蔡宗賢醫師因肝硬化往生,身著慈濟制服如願回到花蓮當大體老師,享年五十五歲。自幼罹患小兒痲痹症的他比誰都陽光,記得第一次跟他打照面,他就是笑得那麼燦爛:「我跟你們一樣,也是被九二一大地震震出來的!」 有他的地方就有陽光。他不良於行,卻發願當上人的腳、上人的手,從全臺偏遠地區,到斯里蘭卡、印尼、菲律賓、大陸等地義診。有感於東部醫療資源缺乏,身為牙醫師的他自二00四年起,每星期五自費搭車到花蓮、玉里慈濟醫院看診,不拿薪水。白天忙完,晚間再換上志工背心送病歷、護送病患至病房。只要火車不停駛,即使颱風前夕,他也必定從臺北搭夜車到玉里,抵達時剛好天亮。拄著柺杖、背 著背包,他走過三十二萬公里的義診路,里程足以繞地球八圈。 九月三十日晚上,蔡醫師的夫人王緯華師姊強忍傷痛,帶著家人上臺,感恩師兄往生時,助念的人潮從早上持續到隔日凌晨兩點;感恩秋華師姊幫忙照顧失智的婆婆與四歲的女兒,讓她能夠在醫院照顧師兄。「我其實很害怕,但法親的愛讓我能堅強度過每一天。蔡醫師在人醫這條路上走得堅定又充實。他在病情惡化前跟我說,也許將不久於人世,希望我和身邊的人不要難過,更不要哭哭啼啼,只需為他祝福,快去快來,繼續做慈濟。」 在上人心目中,沒有任何困難可以難倒這位弟子:「不論到窮鄉僻壤、到有災難的地方義診,他都來去自如,這樣的路他要走,那樣的山他要爬。人在世間的生命長短很難自我把握,但他拓得很寬、很深,多麼亮麗的人生啊!」 【永恆光明如月亮】 中秋晚會結束後,大家在靜思堂道侶廣場的星空下聊天、吃文旦、月餅。想起上人所說,我們的「一口月餅」也是有故事的。大林慈濟醫院啟用期間,許多醫師經常忙碌到沒吃午餐,上人看了不捨;當時正逢中秋前夕,就建議把月餅縮小,讓它成為一口,拿起來就可以吃,不會散,比較方便。如今,大林慈院更進一步用地瓜作餡,讓糖尿病患者也可享受一口月餅。 「你們昨天晚上有看到月亮嗎?」十月一日,上人在圓緣開示時,說他透過視訊連線與大家同在,看到舞臺畫面,還以為天上有月亮:「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,你們到外面看不到月亮,在裏面反而看到一輪明月。」 上人說,月亮是存在的,而且永恆地高掛在天空,永遠是那麼圓、那麼明亮;只是我們凡夫居住、觀看的角度不同,而有了虛幻:「但是,人人心中都有一輪明亮的月,就如同人人的生活中都有法、有真理。不論信仰的是佛陀、天主、基督、阿 拉,或是孔子、莊子,所有宗教其實都在引導我們,要我們心中有愛,而且要愛得很純潔,愛得圓滿、愛得無私。」 上人為新發意菩薩皈依。在默默祝福他們的同時,我自覺內心的悸動更多是來自於對常住師父、營隊幕後工作人員以及所有資深師兄師姊的感恩與敬佩--耕耘福田不是那麼簡單的,重複再重複才能累積,累積再累積才有道業資糧;只有在經歷過無數次辛勞與堅持、激情與沈澱、超越與昇華後,才能培養出數十年如一日,永恆光明如月亮的道心啊!